九二: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。 象曰:见龙在田,德施普也。
# 九二: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。
【玩辞】:龙出田间,宜晋见大人。九二居中,初具大人之德,与九五同德相应,故「利见大人」。大人指九五,乾卦之主。世应阴阳相应,易之通例、凡例。乾卦二五皆刚,同德相应,相道相守,易之特例。九二见龙,离潜出渊,自昭明德,二爻伏坤,有其德而无其位,然二五同德相应,乃终有誉命,仲尼注之矣。九二宣丑月令,受临卦气,候雉雊[gòu]。二阳咸临,阳气发现,潜龙出渊,贤能佐世,君臣际会,如雉之雌雄,感阳同鸣,德合道应,伊尹注之矣。雉者,耿介之鸟,文明之禽,九二中直,具耿介之性,乾之离,生文明之象。丑月之令,律应大吕,大吕为言,旅助黄钟宣气牙物,黄钟应神后。拟之人道,犹能臣之佐助明君,解民济世,经天纬地。
【观象】:第一个见读[xiàn]音,发现义,取象离坤之位,离为见,坤为田,「见龙在田」是也。离坤名晋,象曰「明出地上,君子以自昭明德」也。第二个见读[jiàn]音,晋见义,取乾离参象,乾类大人,离主视,九二动,乾之离,所谓「利见大人」是也。九二变,乾(q)之同人(a),彖曰「同人于野」,亦「见龙在田」之象也。其爻曰「同人于宗,吝」,此圣人戒其私也。二五同德相应,同道相守,不可挟一己之私曲,狭隘大道之将行,需廓然而大公,与日月同其光,与万物合其尘,民我同胞,物我同与,岂虚言以济哉?天地万物,各正性命,保合太和,止于至善。
# 象曰:见龙在田,德施普也。
【疏传】:九二动,乾之离,乾离皆日,并日为普,故谓「德施普」也。按:普,从并,从日。《说文》:“普,日无色也。”徐锴注:“日无光,则近远皆同。”近远皆同,亦同人之象。
《象传》曰:见龙在田,德施普也。
此爻阳处二位,故曰九二,阳气发现,有龙出渊,现于地上之义也。在圣人,潜不终潜,有屈而将伸之机。曰“在田”,盖有其德,而犹未居其位也。“大人”者,以其有人君之德,故称大人。此爻变则为《离》,《离》文明之象,卦变为《同人》,以文明之人而与人同,故曰“利见大人”。盖刚健者,性之德;文明者,学之成;中者居之宜;正者位之得。然有其德,而犹不自以为足,欲见九五之大人,盖期勉进其见识,相与赞成天下事业,是龙德始见于世,立身显名之时也。五者君上之定位,二者臣下之定位,此卦二五皆以阳刚相应者,盖有故也。《乾》之为卦,其体则纯阳圆满,其时则刚健日进,其爻则二五共备刚中之德,同德相助,谓之两刚相应之例。《乾》之卦,处九五之位,以明德御众贤,九二之臣,承奉君意,以飞力于国家,并法天德,以治国家,以其志望之同,而两阳相应如是。上下之大人,合志而济世,则其德化之所及,无有穷极也。又此爻备三才之妙义,“现龙”者,谓得天之时;“在田”者,谓得地之利;“利见大人”者,谓得人之和也。
【占】 ○ 问战征:龙本灵物,初爻曰“潜”,是谓伏兵;二爻曰“现”,则发现而出也。“在田”则必列阵于田野空旷之地。《传》曰“德施普也”,是必战胜而行赏也。
○ 问营商:爻曰“现龙在田”,知其货物大般是米麦丝棉之类。现者,谓物价发动开涨;“利见大人”者,谓当有官场出而购买也。
○ 问功名:谓伏处田间者,当乘时而进用也,且得贵人之助,故曰“利见大人”。
○ 问婚姻:二五相应,五居尊位,婿家必贵。曰“现龙”,必是新进少年也。大吉。
○ 问六甲:生男,且主贵。
【例】 明治之初,自占一身之方向,筮得《乾》之《同人》。
断曰:《乾》者纯阳之卦,六爻皆取象于龙,群贤在朝之时也。我国自德川氏治世以来,殆三百年,积弊之极,世运一变,得见今日维新之盛业。虽由气运之消长,实赖此龙德大人,各振其才力,匡辅王朝,致此中兴之伟业者也。是则今日之政治,即乾为天之世也。余曩得罪罹狱者七年,后遂获释,尔来黾勉拮据,四年而得十余万金,余不敢自恃意中,亦幸逢一时之气运,克获资产。然聚散离合,理之所不免,若聚而不散,谓之守财奴,即贻之子孙,往往徒供骄奢,何能久守?余惟当今在位之君子,在昔尊王室,废藩政,皆出万死而得一生者也。历今三十年来,王事鞅掌,莫敢或遑,孜孜以襄国是,余虽不肖,亦岂敢犹耽安逸,徒望富有哉?今筮得九二之辞曰“现龙在田”,谓余曩时出幽囚而再见天日,得以振兴家业也;“利见大人”,谓余尝占筮国家大计,得与当路大人交接,并得领其议论,往往外使归朝,投宿余邸,藉是得悉海外形势。凡此皆足针砭余之固陋,启迪知识,为《益》洵不少也。余乃法《同人》之卦意(《同人》之占载同卦之附录),创成铁道、瓦斯、学校、邮船四大业,其原实得于此也。盖《乾》之为卦,以天行之健,有自强不息之象,人能刚健而无须臾之怠忽,惟曰孜孜,自有成功之日也。
【例】 明治二十七年,占我国与清国战争之结果如何,筮得《乾》之《同人》。
断曰:《乾》者,两“乾”相接之象,以人事观之,有刚健纯粹之大人相接之象。今两国战争,彼国虑生内乱,必将遣首相李鸿章东来,与我伊藤首相相盟。谓之“现龙在田,利见大人”。《乾》者纯阳,四月之卦也,和议之成,其在明年四月乎?乃以此筮呈之伊藤首相。
二十八年四月,李鸿章果来我长门下关,与伊藤首相相见,和议始成。先是明治十七年,伊藤伯奉钦使之命,差遣清国,筮得《乾》之五爻,渡清之后,与李氏会,全命而还。今得二爻,知李氏之必来。天命不违如此,岂可不畏乎?
# 白话文解释
九二: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。爻辞释义:龙出现在田野之上,有利于见到大人物来发展自己。
见:在这里有两种不同的理解,一种是出现的意思,一种是见到的意思。
本爻辞的意思是:龙出现在田野上,适宜见到大人。
# 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的人生启示:
从卦象上看,九二属于阳爻居于阴位,属于失位,但是位于下卦之中,居中。二为地之上,表示龙已经崭露头角,才华受到注意了,这时见到大人是有利的。因为这个时候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能力,但是还很有限,如果有遇到大人物,可以获得进一步的磨炼和栽培,另外若得到大人物的提携,会更加顺利。这个大人就是自己的贵人。最典铟的例子就是舜的经历,舜在耕田、捕负时,由于表现优秀,被尧所赏识,舜就是“利见大人”。
如果从人的一生来宥,这一阶段相当于25-35岁左右,表明经过一定时期的学习和积累,具备了一定的能力,到了渐露头角、一展身手的时候,这个时候,若是有贵人相助,会更有利于成功。
占得此卦的人,可以为自己的经历舒一口气了,因为你已经度过了难熬的隐忍阶段,逐渐地开始发挥作用。你这时所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寻找有能力或有权势的人的帮助。在这方面有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,就是被奉为“官场楷模”的曾国藩。在曾国藩的仕途之中,有一个重要贵人,就是举荐他办团练的大臣唐鉴。曾国藩在朝为官,起初并未受到重用。有一天,道光帝接见唐鉴时,对唐鉴人加夸奖,这番话引起了曾国藩的注意,他觉得自己非常有必要结交一下这个被皇帝赏识的老臣。他找到唐鉴的家里,以弟子之礼拜谒。然后虚心跟其学习,还学唐鉴每天记日记,来监督和反贫自己。他还经常拿自己的日记,请唐鉴审读。后来太平军起义,允许大臣回地方办团练,因为咸丰皇帝对曾国藩并不是十分认可,唐鉴甚至以自己一生名望向呈上担保,曾国藩必可成大事。这为曾国藩迎来了办团练的机会,从这开始,使曾国藩从一个普通的文吏,一跃成为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。由此可见,要想在仕途上顺风顺水,节节髙升,必须要有贵人给当“梯子",所以善结贵人适十分重要的。
占得此卦,如果想做事,就需要有人帮助才行。如果想得到提升,应该有资人提携为好。所以要努力去争取得到贵人。但是,要注意到发展自己的能力,以便得到别人的赏识,这是资人能帮你的前提条件。如果有能力,即使你不去主动结交重要的贵人,也可能被大人物发现,从而帮助你、提拔你。
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另解:
什么是“见龙在田”呢?我们知道,八卦六爻从上至下,每两爻为一组,分别代表天、人、地三才。初九与九二同为地,但所处的位置不一样。初九为地下,为渊;九二为地上,为田。九二虽然不是五爻君位,但却具备居中的君王之德,即相当于你现在已经积蓄了足够的力量。可是阳居阴位,也就是说位置不是很吉利,完全有更高的能力,但在这个位置上发挥不出自己的才干,怎么办?“利见大人”。即是告诉我们当处于这种情况时,要抓住机遇,求大人物的帮助以使自己有更好的发展。
这一卦含有出潜离隐之象。所以干宝认为这一卦就好比是文王出于羑里的典故。周文王的大臣用重金与美女贿赂封王,使纣王放了文王,文王一方面对纣王表忠心,经常给纣王送些礼物,并且征讨不归顺殷朝的诸侯,表面上对纣王不错,而实际上却是在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,扩充自己的领地。这便是这一经文的含义。便是说在时机成熟时,要抓住时机展现自己的才华,但是必须考虑到自己所处的地位,不要忽视大人物的力量。比如文王便是贿赂纣王从而在纣王那里得到了征讨诸侯的大权,因此壮大了自己的国力。
当然,文王虽然有谋略,但未免有些阴险,这个我们不能提倡。我们今天从这一爻的含义中要明白抓住机遇的重要性。
占得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。切记:
得意宜逢贵,如龙已出渊。 利名终有望,十五月团囬。 已出尘泥迹,声名动四方。 风云将际会,千载遇明良。 龙见田中立,身心同贵人。 利名应可见,进退有科名。